發布日期:2022-10-07 點擊率:82
傳感器作為信息時代的標志性產品,在物聯網建設中不可或缺。未來5年是中國傳感器市場快速發展的5年,流量傳感器、壓力傳感器、溫度傳感器仍將占據市場主要份額。
何為傳感器?傳感器是一種檢測裝置,能感受到被測量的信息,并能將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規律變換成為電信號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輸出,以滿足信息的傳輸、處理、存儲、顯示、記錄和控制等要求。它是實現自動檢測和自動控制的首要環節。
據工信部不完全統計,中國傳感器市場更加呈現出快速增長態勢。從2004年的154.3億元人民幣增長到2007年的307.8億元,2013年的市場突破了1300億元,部分行業的應用出現了爆發式增長,遠超國內各行業平均增長率。
在2014國際(杭州)物聯網傳感技術與應用高峰論壇”上,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發布《中國傳感器產業發展白皮書》。其敘述稱, “未來5年是中國傳感器市場快速發展的5年,汽車電子、信息通信成為增長最快的典型應用市場,流量傳感器、壓力傳感器、溫度傳感器仍將占據市場主要份額。”
物聯網產業傳感器領先
近年物聯網發展的重要性多次被提及。 2010年、2011年的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中,相繼提出要加快物聯網的研發應用,促進物聯網示范應用。2013年2月,國務院下發《關于推進物聯網有序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2013年2月初,國務院發布《關于推進物聯網有序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到2015年,初步形成物聯網產業體系。
看似高深的傳感器已觸及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國家工信部電子元器件行業發展研究中心總工程師郭源生表示,我國2015年傳感器需求量可達260億只,銷售額將破1300億元,應用領域包括能源工業、汽車業、醫療衛生、家用電器等。
僅在長三角地區,集中了全國半數傳感器企業,在互聯網方面具有扎實的產業基礎和先試先行的市場應用。而人類對“智慧”的渴望,帶來了傳感器研究的額春天和市場的繁榮。
技術攻關迎規模產業化
劉海濤說:“物聯網的概念其實很簡單,關鍵在于物與物之間聯通的傳感器。但物聯網又很復雜,因為它涉及的領域實在太廣泛?!?br>
和許多人的觀點不同,在物聯網企業發展過程中,劉海濤始終倡導一種“長板理論”,主張不斷強化已有優勢,反對投入大量資源去彌補“短板”。在他看來,這完全可以借由差異化合作來達到優勢互補,將原有劣勢消弭于無形。
“物聯網是留給有眼光、有耐心的人來做的,如果決定投身于此,那就必須具備先降低自己的心理預期,急功近利只會欲速則不達?!标P于物聯網的健康發展,劉海濤始終顯得很冷靜。
要想成規模的發展,不是一時半會兒就能做起來的, 未來,物聯網就是一個整體網絡系統。傳感器作為信息時代的標志性產品,在物聯網建設中不可或缺,業內人士預計,物聯網技術應用潛力巨大,2015年我國各種敏感元件與傳感器需求量可達186億-200億只,其輻射和帶動作用不可估量。
物聯網的發展將促進各行各業的發展,尤其是在傳感器領域,傳感器作為傳輸中的關鍵節點,對物聯網的發展起著關鍵性作用。而我國在傳感器領域的發展還存在著障礙,最主要的是缺乏新技術運用創新的基礎和動力,均已仿造及二次開發為主,國際競爭力不強,制約著我國傳感器行業的正常發展。因此,傳感器技術創新亟待提高。
下一篇: PLC、DCS、FCS三大控
上一篇: 配置傳感器的可穿戴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