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2-10-09 點擊率:46
目前的觸控技術尚存在屏幕所使用的材源透光較差影響顯示畫面的清晰度,或者長期使用后出現坐標漂移、影響使用精度等問題。而且,全球主要觸摸屏生產大廠多集中在日、美、韓等國家以及我國臺灣地區;主要技術、關鍵零組件和原材料更是基本掌握在日、美廠商手中,中國大陸的觸摸屏/觸控面板產業還基本處于起步階段。但正因如此,整個觸控行業未來的上升空間還非常大,它也有望成為我國電子企業今后創新發展、大有作為的重要領域。
觸控技術應用日益廣泛
觸摸屏起源于20世紀70年代,早期多被裝于工控計算機、POS機終端等工業或商用設備之中。2007年iPhone手機的推出,成為觸控行業發展的一個里程碑。蘋果公司把一部至少需要20個按鍵的移動電話,設計得僅需三四個鍵就能搞定,剩余操作則全部交由觸控屏幕完成。除賦予了使用者更加直接、便捷的操作體驗之外,還使手機的外形變得更加時尚輕薄,增加了人機直接互動的親切感,引發消費者的熱烈追捧,同時也開啟了觸摸屏向主流操控界面邁進的征程。
目前,觸摸屏應用范圍已變得越來越廣泛,從工業用途的工廠設備的控制/操作系統、公共信息查詢的電子查詢設施、商業用途的提款機,到消費性電子的移動電話、PDA、數碼相機等都可看到觸控屏幕的身影。當然,這其中應用最為廣泛的仍是手機。根據調研機構ABIResearch報告指出,2008年采用觸控式屏幕的手機出貨量將超過1億部,預計2012年安裝觸控界面的手機出貨量將超過5億部。
而且有跡象表明,觸摸屏在消費電子產品中的應用范圍正從手機屏幕等小尺寸領域向具有更大屏幕尺寸的筆記本電腦拓展。目前,戴爾、惠普、富士通、華碩等一線筆記本電腦品牌廠商都計劃推出具備觸摸屏的筆記本電腦或UMPC。當然,目前關于配備觸摸屏的筆記本電腦是否能從10英寸以下的低價筆記本電腦或UMPC,擴大到14英寸以上的主流筆記本電腦市場,業界仍存爭論。因為對于主流筆記本電腦或臺式機來說,消費者多已習慣了使用鍵盤及鼠標進行輸入,不像小尺寸筆記本電腦,因可容納的鍵盤數量有限,需觸摸屏加以輔助,達到更直觀的人機溝通目的。而且現在Windows系統尚不支持多點觸控功能,如由PC廠商單獨導入多點觸控功能,在軟件上的努力與投資又將極為可觀,因此預計到2010年支持多點觸控的新操作系統Windows7上市之前,配備觸摸屏的筆記本電腦仍將局限于12.1英寸以下。但即便如此,觸摸屏市場未來的發展前景也十分誘人。根據市場調研機構的預測,到2010年觸摸屏產值將達到35億美元。
電容式電阻式為主流
依照感應方式的不同,觸摸屏大致可以分為電阻式、電容式、紅外線式、超音波式四類。其中電阻式與電容式目前的市場前景最被看好,其他技術短期內恐很難趕上。
就技術原理來看,電阻式觸摸屏只能算是一種“類觸控”技術。它采用兩層鍍有導電功能的ITO(銦錫氧化物)PET塑料膜,PET本身具有一定的透明度與耐用性,兩片ITO設有微粒支點,使屏幕在未被壓按時兩層ITO間有一定的空隙,處于未導電的狀態。當操作者以指尖或筆尖壓按屏幕(外層PET膜)時,壓力將使PET膜內凹,因變形而使銦錫氧化物導電層接觸導電,再通過偵測X軸、Y軸電壓變化換算出對應的壓力點,完成整個屏幕的觸按處理機制。由于此種技術成本低廉,現已大量應用于電子產品之上。目前電阻式觸摸屏有4線、5線、6線與8線等多種類型,線數越多,代表可偵測的精密度越高,但成本也會相對提高。
不過,仔細考量電阻式觸控技術的原理就會發現,通過觸按屏幕觸發ITO薄膜導電的偵測機制,在物理上有其局限性:電阻式技術想要增加偵測面積與分辨率,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增加線數,但線數的提高也代表著處理運算信息量的增加,這對處理器將是一大負擔,同時成本的提升也是問題。另外,PET膜再怎么強化,材質的耐壓性、耐磨性、抗變形能力,畢竟有其極限,長時間運用一定會減低銦錫氧化物導電層接觸導通效率,觸按點也會因經常使用的就是那幾處,造成特定區域過度使用磨損,而降低透明度。
電容式觸摸屏與電阻式比較,架構相對簡單。由于電容式觸摸屏中的投射電容式(電容式觸摸屏主要分為投射電容式與表面電容式兩種)可支持當前流行的多點觸控功能,并擁有更高的屏幕透光率、更低的整體功耗、更長的使用壽命等優點,正不斷挑戰電阻式觸摸屏的市場地位。
下一篇: PLC、DCS、FCS三大控
上一篇: ABB攜手與您一起迎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