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2-05-20 點擊率:56
1 傳統物流配送中心存在的問題
消費者需要高水平的服務和具有競爭力的價格,因此需要設置配送中心來進行集中配送,這樣可以更有效地組織物流活動,控制物流費用;集中存儲物資,保持合理的庫存;提高服務質量,擴大銷售;防止出現不合理運輸。為了完成這些目標,傳統的配送中心面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 存貨統計缺乏準確性
由于某些條碼不可讀或者存在一些人為錯誤,存貨統計常常不是十分精確,從而影響到配送中心做出正確決定。
(2) 訂單填寫不規范
很多訂單沒有正確填寫,因此很難保證配送中心每次都可以將正確數量的所需貨物發送到正確的地點。
(3) 貨物損耗
運輸過程中的貨物損耗始終是困擾配送中心的問題,損耗有由于貨物存放錯了位置引起的,也有貨物被偷盜而損失的,還有因為包裝或者發運時出錯誤的。根據一項美國的調查表明,零售業的貨物損耗可以達銷售量的1.71%。
(4) 清點貨物
傳統方法在清理貨物時效率很低,而為了及時了解貨物的庫存狀況又需要隨時清點,為此需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
(5) 勞動力成本
勞動力成本已經成為一個比較嚴重的問題,統計表明,在整個供應鏈成本中,勞動力成本所占比重已經上升到30%左右。
2 物流配送中心模型簡介
配送中心的設立主要是為了完成物流中的配送作業。配送中心位于物流節點上,專門從事貨物配送活動。配送中心的意義在于提高服務水平和營業額、降低成本和增加效益。為實現這一目的,要研究配送中心的供貨時間、有無缺貨、錯誤率、滯暢銷品信息、新品信息和樣品等。
現代化的物流配送中心需要配備自動化和省力化的物流裝備與技術,還應具備現代化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統和現代化的管理手段。下面將以具體的實例模型來簡要介紹RFID在配送中心倉儲管理中的應用。
以某電腦配件的配送中心為模型,對RFID在配送中心的應用進行研究。該配送中心經營各種電腦配件,如CPU、硬盤、內存、主板、顯示器等。配送中心的客戶則是相對穩定的規模較大的分銷商。在配送中心物流作業過程中,數據采集技術采用RFID技術。
配送中心的流程是規劃配送中心的基礎。不同的配送中心因配送商品和配送要求的不同,在特性和規模上有所不同。
電腦配件配送中心的主要活動分為信息流和物流兩部分。信息流的層級分為:上層是策略信息,中層是經營管理信息,下層是物流作業信息。而中層經營管理信息主要分為進貨、存貨、銷貨等三項管理信息;下層物流作業管理分為入庫管理、在庫(庫存)管理和出庫管理。
由于配送中心的客戶群特點,配送中心內采用的是按照訂單進行揀貨的方式,揀貨后不需按照客戶對貨物進行分類,直接可以裝車進行配送。主要作業及其關系如圖12.1所示。
620)this.style.width=620;" border=0>
3 RFID物流管理配送中心設計
3.1 整個供應鏈的流程設計
由于RFID標簽上的芯片提供對物理對象的惟一標識,商品可以實現整個供應鏈上的全程跟蹤。只有考慮貫穿于整個供應鏈的物流和RFID信息流動情況,才能更好地體現RFID技術在配送中心乃至整個供應鏈的各個節點上的作用,才能體現RFID的真正價值。RFID配送中心管理流程如下:
1.給產品加上射頻識別標簽
供應商給所供應的每一箱貨物加上一個射頻識別(RFID)標簽。有了這個標簽,公司可以用全自動、成本效益高的方式對貨物進行識別、計數和跟蹤。
2.出廠
貨物出廠時,出貨口門楣上的RFID讀寫器發出的射頻波射向電子標簽,啟動這些標簽同時供其電源。標簽被“喚醒”,開始和讀寫器之間進行數據傳輸或者ID通信,讀寫器讀取標簽信息,進行記錄,直到閱讀完所有標簽內的信息為止。
3.配送中心內部作業
入庫作業。由于在卸貨區有RFID讀寫器,因此不需要開包檢查里面的貨就可以直接進行驗收入庫。通過與相應的采購單進行核對無誤,這批貨物就可以很快地上貨架存放。
出庫作業。同入庫相似。由于在倉庫出口處設有RFID讀寫器,因此不需要開包裝箱檢查里面的貨就可以直接進行驗收出庫。
4.零售商
送貨車抵達零售商。零售商也裝有貨站讀寫器。貨物送到時,零售商的零售系統馬上自動更新,將送到的每一箱貨物記錄下來。這樣,零售商可以自動確認它的該種貨物存貨量,精確可靠,無成本出現。
除此之外,零售商的零售貨架裝有集成式讀寫器。商品進貨時,貨架能“認識”新添的貨物。此時,如果某一位顧客選購了一定量的該商品,該貨架就會向零售商的自動補貨系統發出一個補貨信息。
RFID還能方便顧客結算。顧客不需要長時間排隊等候付款,顧客只需推著所選物品出門就行了。裝在門上的讀寫器可以通過貨物的信息辨認購物車里的貨物,顧客只要刷一下付款卡或信用卡就可離去。
從整個供應鏈的情況來看,商品在整個供應鏈上流動,操作最為頻繁的就是出/入庫作業。RFID在配送中心出/入庫過程中的應用具有很好的推廣價值。
3.2總體功能設計
系統的總體功能模塊如圖12.2所示,主要分為:系統管理、出/入庫管理、訂單管理、發貨計劃、報表管理、查詢、異常物流、數據維護以及幫助。
620)this.style.width=620;" border=0>
3.3主要流程模塊設計
1.入庫(如圖12.3所示)
620)this.style.width=620;" border=0>
入庫作業從所需要完成的任務來講,同傳統的入庫作業并無大的區別,主要由接貨驗收和入庫兩部分組成。但是采用條碼等識別技術的倉庫管理在入庫作業時,一般是先將貨物搬運到收貨區,對產品的種類和數量進行人工檢驗,然后由作業人員利用條碼掃描儀依次對貨物進行掃描,作為入庫記錄。
應用RFID技術的配送中心內,從接貨到上貨架,可以一步完成。貨物到達配送中心后,直接利用叉車進行搬運,在經過入口處,驗貨、入庫記錄、貨位分配一氣呵成,大大減少了倉庫內的搬運工作量,節省了時間。
2.出庫(如圖12.4所示)
出庫作業流程也同傳統的作業流程一樣需要完成驗收和出庫等操作。同入庫操作相似,應用RFID以后,核對以及出庫記錄也是一步完成的。當讀寫器讀到出庫的貨品時,商品的詳細信息(如編號、名稱、數量等)顯示于界面,操作人員選擇相應的客戶訂單號從系統讀取該訂單的詳細信息,進行核對,無誤就可以出庫。
620)this.style.width=620;" border=0>
3.訂單處理流程(如圖12.5所示)
訂單處理既是配送中心物流作業的開端,也是整個信息流作業的起點。在配送中心整體作業里,訂單管理通常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從本質上講,整個物流過程都是為了完成訂單而發生的。一般來說,是由客戶端接受訂貨資料,將其處理、輸出,然后倉庫人員根據處理過的訂單資料開始揀貨、驗貨、配送等一連串物流作業。為了增加系統的準確性,實現對訂單的跟蹤管理,本系統為訂單設置了訂單狀態,針對訂單發生的每一步操作,訂單的狀態就會產生變化,系統將賦予一定的可操作性。
1
下一篇: PLC、DCS、FCS三大控
上一篇: 上??谱R通人員物品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