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2-04-22 點擊率:78
識讀PLC梯形圖和語句表的過程同PLC掃描用戶過程一樣,從左到右、自上而下,按程序段的順序逐段識圖。
值得指出的是:在程序的執行過程中,在同一周期內,前面的邏輯運算結果影響后面的觸點,即執行的程序用到前面的最新中間運算結果。但在同一周其內,后面的邏輯運算結果不影響前面的邏輯關系。該掃描周期內除輸入繼電器以外的所有內部繼電器的最終狀態(線圈導通與否、觸點通斷與否)將影響下一個掃描周期各觸點的通與斷。
由于許多讀者對繼電器接觸器控制電路比較熟悉,因此建議沿用識讀繼電器接觸器控制電路查線讀圖法,按下列步驟來看梯形圖:
1)根據I/O設備及PLC的I/O分配表和梯形圖,找出輸入、輸出繼電器,并給出與繼電器接觸器控制電路相對應的文字代號。
2)將相應輸入設備、輸出設備的文字代號標注在梯形圖編程元件線圈及其觸點旁。
3)將梯形圖分解成若干基本單元,每一個基本單元可以是梯形圖的一個程序段(包含一個輸出元件)或幾個程序段(包含幾個輸出元件),而每個基本單元相當于繼電器接觸器控制
電路的一個分支電路。
4)可對每一梯級畫出其對應的繼電器接觸器控制電路。
5)某編程元件得電,其所有動合觸點均閉合、動斷觸點均斷開。某編程元件失電,其所有已閉合的動合觸點均斷開(復位),所有已斷開的動斷觸點均閉合(復位)。因此編程元件得電、失電后,要找出其所有的動合觸點、動斷觸點,分析其對相應編程元件的影響。
6)一般來說,可從第一個程序段的第一自然行開始識讀梯形圖。第一自然行為程序啟動行。按啟動按鈕,接通某輸入繼電器,該輸入繼電器的所有動合觸點均閉合,動斷觸點均斷開。
再找出受該輸入繼電器動合觸點閉合、動斷觸點斷開影響的編程元件,并分析使這些編程元件產生什么動作,進而確定這些編程元件的功能。值得注意的是:這些編程元件有的可能立即得電動作,有的并不立即動作而只是為其得電動作做準備。
由PLC的工作原理可知,當輸入端接動合觸點,在PLC工作時,若輸入端的動合觸點閉合,則對應于該輸入端子的輸入繼電器線圈得電,它的動合觸點閉合、動斷觸點斷開;當輸入端接動斷觸點且在PLC工作時,若輸入端的動斷觸點未動作,則對應于該輸入端的輸入繼電器線圈得電,它的動合觸點閉合、動斷觸點斷開。如果該動斷觸點與輸出繼電器線圈串聯,則輸出繼電器線圈不能得電。因而,用PLC控制電動機的啟停,如果停止按鈕用動斷觸點,則與控制電動機的接觸器相接的PLC輸出繼電器線圈應與停止按鈕相接的輸入端子相對應的動合觸點串聯。在繼電接觸控制中,停止按鈕和熱繼電器均用動斷觸點,為了與繼電接觸控制的控制電路相一致,在PLC梯形圖中,同樣也用動斷觸點,這樣一來,與輸入端相接的停止按鈕和熱繼電器觸點就必須用動合觸點。在識讀程序時必須注意這一點。
下一篇: PLC、DCS、FCS三大控
上一篇: 索爾維全系列Solef?P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