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近讀到一篇文章,說使用通/斷限位開關的傳統過壓監視方式在許多情況下正被更復雜的模擬壓力傳感器、信號調節電路和算法所代替,這些算法可以比“簡單的”開關更全面地評估傳感器和系統總體狀況。
這篇文章對限位開關的局限性做出了很好的評論:這些開關容易發生漂移和老化,一旦安裝后很難或不可能進行重新校準,很難在線測試,并且在問題或極限狀態發生前無法告訴你任何信息。
模擬傳感器及相關電路的價格已經下降很多,并且變得更加通用。由于它們能在極限狀態發生前報告檢測到的壓力數據,因此它們能提供更多的信息,可以告訴你事態發展的趨勢。它們能實時告知壓力大小,某種程度上還能告知自身的狀態。人們還可以對這些傳感器及電路進行測試、重新校準和檢查等等,即使它們發生了漂移或老化。
我同意上述觀點,但不是全部。是的,從壓力傳感器獲得連續的讀數、查看趨勢曲線和變化率要強過“哎喲,到極限了”這個簡單通/斷開關所能提供的全部信息,這點毫無疑問。但要做到這種特別的智能需要在安全環路中放置多得多的部件(信號調節、處理器、內存以及煩人的軟件)。眾所周知,設計中的部件越多,就越可能發生潛在或微妙的設計缺陷,甚至完全失敗。
最終結論:更復雜的系統也許更智能,但也越容易發生更多問題,而這些問題直到發生前都可能很隱蔽。許多年前,我曾研究過與液壓泵一起使用的電子設備,這種液壓泵每分鐘能輸送許多加侖壓力高達數千psi的液體。我很欣慰地了解到這個泵有一個由限壓開關組成的簡單安全環路(事實上是多個),而這個開關通過有線方式直接連接到泵的電機
控制繼電器。
是的,這個泵出了好幾次故障,因此到目前為止它還在被使用有其深層次的原因,這要感謝它能與更先進的電子設備一起并行工作,事實上它能獨立于電子設備運行。
下面是兩位工程師朋友分享的一些具體案例和想法,進一步支持了上述觀點:
Bearchow:
“我自己有兩個印象深刻的電子系統,它們都帶有精密的微處理器控制電路,一個是休閑車上的開利空調,一個是賽福樂超大容量水泵。
這兩個系統經常要么停止工作,要么亮起故障燈,而手冊上的提示信息都是送去修理(當時我敢肯定所有機械部分都是好的)。
好在這兩個系統都允許我斷開處理器部分,搭建老式但好用的繼電器和開關控制電路(例如交流冷凝器上的冷凍
限位開關原先是電子的,現在用的是一款1975年雪佛蘭“羚羊”車上的機械開關)。在水泵上,他們有幸留下了電機線和壓力開關(是的,至少壓力切斷是一個真實的開關),因此我在兩者之間使用了一個繼電器,因為與微處理器一起使用的開關存在電流承載容量不確定的問題。
當我取消了微處理器后,這兩個系統已經可靠地工作好幾年了。"
Stucbrown:
“KISS原則(編輯注:KISS為keep it simple and stupid的縮寫,意為保持簡單和笨拙)應該永遠成為工程領域的標語。只是能以新的不同方式做事并不意味著應該這樣做。更多的部件和軟件不一定會提高MTBF(平均無故障時間)。如果年輕工程師很奇怪的看我,我會告訴他們我習慣于使用電子管。雖然這總是會引起一陣嘲笑,但我不是在開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