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2-04-17 點擊率:126
電力系統繼電保護的發展經歷了機電型、整流型、晶體管型和集成電路型幾個階段后,現在發展到了微機保護階段。微機繼電保護的發展史微機繼電保護指的是以數字式計算機(包括微型機)為基礎而構成的繼電保護。它起源于20世紀60年代中后期,是在英國、澳大利亞和美國。電力系統繼電保護的發展經歷了機電型、整流型、晶體管型和集成電路型幾個階段后,現在發展到了微機保護階段。
最早的繼電保護裝置是熔斷器。以后出現了以斷路器為核心的電磁式繼電保護裝置、電子式靜態繼電保護裝置,發展迅速的以遠動技術信息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為基礎的微機型繼電保護裝置。
繼電保護裝置必須滿足的四個基本要求:
1選擇性:當系統發生故障時,繼電保護裝置只將故障設備切除,使停電范圍盡量縮小,保證無故障部分繼續運行。
2速動性:電力系統發生故障時,要求能快速切除故障以提高電力系統并列運行的穩定性;減少用戶在電壓降低的異常情況下的運行時間,使電動機不致因電壓降低時間過長而處于停止轉動狀態,并利于電壓恢復時電動機的自起動,以加速恢復正常運行的進程;此外,還可避免擴大事故,減輕故障元件的損壞程度。
3靈敏性:是指保護對其保護范圍內的故障或不正常運行狀態的反應能力,對于保護范圍內故障,不論短路點的位置在哪里,短路類型如何,運行方式怎樣變化,保護均應靈敏正確地反應。
4可靠性:就是在保護范圍以內發生屬于它應該動作的故障時,不應該由于它本身的缺陷而拒絕動作;而在其它任何不屬于它動作的情況下,不應該誤動作。
繼電保護的基本概念
在電力系統運行中,外界因素(如雷擊、鳥害等)、內部因素(絕緣老化,損壞等)及操作等,都可能引起各種故障及不正常運行的狀態出現,常見的故障有:單相接地;三相短路;兩相短路;兩相接地短路;斷線等。
電力系統非正常運行狀態有:過負荷,過電壓,非全相運行,振蕩,次同步諧振,同步發電機短時失磁異步運行等。
電力系統繼電保護和安全自動裝置是在電力系統發生故障和不正常運行情況時,用于快速切除故障,消除不正常狀況的重要自動化技術和設備。電力系統發生故障或危及其安全運行的事件時,他們能及時發出告警信號,或直接發出跳閘命令以終止事件。
1.繼電保護的基本任務
(1)自動迅速,有選擇的跳開特定的斷路器(2)反映電氣元件的不正常運行狀態
2.電力系統對繼電保護的基本要求
速動性,選擇性,靈敏性,可靠性。
下一篇: PLC、DCS、FCS三大控
上一篇: 索爾維全系列Solef?P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