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2-04-17 點擊率:123
早在2001年,意大利的電力公司就安裝和改造了3000萬臺智能電表,建立起了智能化計量網絡。 2005年,坎貝爾發明了一種技術,利用的是(Swarm群體行為)原理,讓大樓里的電器互相協調,減少大樓在用電高峰期的用電量。這個技術賦予電器于智能,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 2006年,歐盟理事會的能源綠皮書《歐洲可持續的、競爭的和安全的電能策略》(A European Strategy for Sustainable, Competitive and Secure Energy)強調智能電網技術是保證歐盟電網電能質量的一個關鍵技術和發展方向。 2006年中期,一家名叫“網點”(Grid Point)的公司開始出售一種可用于檢測家用電路耗電量的電子產品,可以通過互聯網通信技術調整家用電器的用電量。 2006年,美國IBM公司曾與全球電力專業研究機構、電力企業合作開發了“智能電網”解決方案。這一方案被形象比喻為電力系統的“中樞神經系統”,電力公司可以通過使用傳感器、計量表、數字控件和分析工具,自動監控電網,優化電網性能、防止斷電、更快地恢復供電,消費者對電力使用的管理也可細化到每個聯網的裝置。 2007年10月,華東電網正式啟動了智能電網可行性研究項目,并規劃了從2008年至2030年的“三步走”戰略。 2008年美國科羅拉多州的波爾得(Boulder)已經成為了全美第一個智能電網城市,每戶家庭都安裝了智能電表,人們可以很直觀地了解當時的電價,從而把一些事情,比如洗衣服、燙衣服等安排在電價低的時間段。電表還可以幫助人們優先使用風電和太陽能等清潔能源。 2008年9月,Google與通用電氣聯合發表聲明對外宣布,他們正在共同開發清潔能源業務,核心是為美國打造國家智能電網。 2009年1月25日美國白宮最新發布的《復蘇計劃尺度報告》宣布:將鋪設或更新3000英里輸電線路,并為4000萬美國家庭安裝智能電表——美國行將推動互動電網的整體革命。 2009年2月2日能源問題專家武建東在《全面推互動電網革命拉動經濟創新轉型》的文章中,明確提出中國電網亟須實施“互動電網”革命性改造。 2009年2月4日,地中海島國馬耳他在周三公布了和IBM達成的協議,雙方同意建立一個“智能公用系統”,實現該國電網和供水系統數字化。IBM及其合作伙伴將會把馬耳他2萬個普通電表替換成互動式電表,這樣馬耳他的電廠就能實時監控用電,并制定不同的電價來獎勵節約用電的用戶。 2009年2月10日,谷歌表示已經開始測試名為谷歌電表(Power Meter)的用電檢測軟件。這是一個測試版在線儀表盤,相當于谷歌正在成為信息時代的公用基礎設施。 2009年2月28日,作為華北公司智能化電網建設的一部分——華北電網穩態、動態、暫態三位一體安全防御及全過程發電控制系統在京通過專家組的驗收。 美國谷歌2009年3月3日向美國議會進言,要求在建設“智能電網(Smart Grid)”時采用非壟斷性標準。 2009年3月,韓國率先制訂了全球仍處在初步研發階段的智能電網技術的國家單位發展路線圖。 4月24日,中國國家電網總經理劉振亞訪美會晤美國能源部長朱棣文,并在華盛頓發表主旨演講稱,“中國國家電網公司正在全面建設以特高壓電網為骨干網架、各級電網協調發展的堅強電網為基礎,以信息化、數字化、自動化、互動化為特征的自主創新、國際領先的堅強智能電網。” 5月18日,美國能源部在其主頁上公布了美國新一代輸電網計劃“智能電網”所使用的標準規格。
下一篇: PLC、DCS、FCS三大控
上一篇: 索爾維全系列Solef?P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