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2-07-15 點擊率:47
摘要:3D打印概念品種在二級市場上已被爆炒一段時間,并在大盤進入調整階段后逐漸冷卻,但市場資金對該概念仍保持做多熱情。
隨著軍用大運運20逐步揭開神秘面紗,退去光環的3D打印概念再度迎來重磅利好。昨天,運20總設計師唐長紅向媒體透露,大運生產采用了當今世界上頂尖的技術,其中包括3D打印技術。
助推飛機研制
運20總設計師唐長紅日前在接受采訪時稱,我國自主研制的大型運輸機運20在生產過程中采用了目前航空工業技術的最新成果,包括3D打印技術。
據了解,3D打印技術已廣泛用于新機設計試制過程。全國政協委員、中航工業副總工程師、殲—15總設計師孫聰曾透露,于2012年10月至11月首飛成功的機型,廣泛使用了3D打印技術制造包括整個前起落架在內的鈦合金主承力部分。
個股尾盤拉升
在上述消息的刺激下,3D打印概念股尾盤大幅拉升,海源機械(002529,股吧)一馬當先領漲。截至收盤,海源機械上漲%,蘇大維格(300331,股吧)上漲%,光韻達(300227,股吧)上漲%,機器人(300024,股吧)上漲%,前期3D妖股中航重機(600765,股吧)漲幅僅為%。
貢獻業績困難
重慶東金高級投資顧問關禮認為,3D技術成功應用于我國大型飛機研制,標志著我國已成功掌握3D打印的核心技術,為3D打印產業未來在由軍用向民用推廣普及奠定了基礎。但3D產業仍存在發展局限,適用材料限制了其能力邊界,偏高的設備和耗材成本,也影響其規模化和產業化,短期很難貢獻業績。
永竹投資投資顧問郭施亮認為,3D打印概念品種在二級市場上已被爆炒一段時間,并在大盤進入調整階段后逐漸冷卻,但市場資金對該概念仍保持做多熱情。但在爆炒背后,3D打印是否真具備支撐股價的業績,目前市場普遍持否定態度,也注定了在未來3D概念回落后個股價值的回歸。
(京華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