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2-07-14 點擊率:46
誰擁有更勝一籌的戰略,能夠在移動處理器領域取得勝利?未來的移動手持設備將運行在X86還是ARM指令集架構之上?
英特爾的戰略是提供X86處理器,據英特爾超級移動小組歐洲營銷經理Jon Jadersten介紹:“該處理器在提供領先性能的同時,還能夠降低占位面積和功耗。”換句話說,英特爾希望借助X86擠入ARM的傳統領地,即低功耗手持設備。為了達到這一目的,英特爾已經推出了三款“平臺”——McCaslin、Menlow和Moorestown,并向OEM們展示了隨著該芯片推出而問世的重要參考設計。
與此同時,ARM的戰略是針對其授權用戶的半導體制造能力和客戶需求,持續優化處理器架構和內核。
英特爾的Menlow由一個Silverthorne 45納米處理器、一個被稱為Poulsbo的支持芯片(控制I/O和圖形),以及一個可以實現Wi-Fi或WiMax功能的通訊模塊組成。而Moorestown則結合了McCaslin與Menlow這二種芯片的功能于一身。英特爾宣稱,每一款平臺都降低了一個數量級的待機功耗。
但是,每個平臺本身都不支持GPS、3G甚至2G。
Jadersten表示,年輕一代將希望繼續那些始于PC機的社交網絡活動,而且希望能夠使其更具移動性。他預測,在“總是在線”的一代人群中,這樣的互聯需求將主導手持設備的通信量。他同時辯稱其架構也有助于軟件的下載流量,并表示:“軟件行業早已經建立在X86之上,它們能夠在PC上發展,并且在Menlow上展開部署。”
然而,并不是每個人都同意這樣的說法。事實上,倫敦JP Morgan Cazenove公司半的導體分析師Francois Meunier就指出兩者都有缺點。
“高、低端市場目前都發生了很多變化,”Meunier表示,“Nokia希望低端手機能夠接入互連網,因為它希望擴大服務方面的收益。ARM似乎責無旁貸,但是難道我們將在未來設計中看到5個ARM內核么?絕對不要。”
他繼續說道:“移動電話較移動PC更有填補這個空缺的優勢。想知道為什么嗎?問問消費者吧。移動電話不那么容易被撞損,而英特爾則需要關注其移動PC的外形大小。”
英特爾已經在這么做了。它開始討論移動互連網設備(MID),該設備的定位在UMPC之下,但是高于智能手機,看起來更像是iPhone。“利用手持設備上網沖浪并不理想。我們相信英特爾能夠填補空缺。”Jadersten表示。雖然隨著Menlow讓位給Moorestown,英特爾會在2008年早期大力推薦UMPC,但是MID將最終支配市場,他說。
但是對許多觀察者來說,英特爾描繪的市場已經存在,而且正在由ARM推動。
“我們正在討論在5-6英寸空間內采用什么尺寸的屏幕,”ARM公司區域市場副總裁Ian Drew表示,“我們將這個新的產品類別視為一種完全成熟的智能電話。我們當然認為,以ARM在移動電話領域超過10年以上的節能設計經驗,將會對此領域帶來莫大的幫助;這也正是我們能夠實現產品應用多樣化的原因所在。”
一套特別的指令集或操作系統并不是關鍵,Drew表示。此外,該公司必需采用完全正確的方案。“目前存在一種經營哲學上的差異。在我們的生態系統中,ARM擁有100到200個合作伙伴,而且我們允許其利用我們的IP進行設計。然而,它其實是有關于如何以一種終端消費者的喜好來呈現差異化的──包括功耗、性能與軟件堆棧等因素。
Jadersten爭辯道,通過讓英特爾定義平臺架構,OEM廠商得到了軟件兼容性、功耗以及快速上市的保證。“這取決于ODM,如果他們想要進行一些特別的設計。我們也提供品牌和市場方面的幫助。”他表示。
這是否聽起來像是怕失去對Nokia和Vodafone等企業的控制?或許是。但是Jadersten另外的一個理論讓人難以抗拒,那就是英特爾的制造能力。
無論其架構多么優秀,未來基于ARM的處理器如何才能與英特爾的處理器競爭?因為后者可能會在硅工藝上領先前者一代、兩代或更多代。“用戶總是相信有關性能方面的信息,無論他們是OEM還是服務供應商。”Jadersten表示,“我們希望與他們進行合作。我們擁有性能和制造領域方面的優勢。”
“ARM11和Cortex A8具備滿足所有這些要求的性能,”Drew爭辯道,“iPhone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但是新的產品類別還處于不明朗的階段,而且它的應用對象并不是我們這些定義它的人。因為,它所瞄準的目標對象是介于18到25歲的年輕人,這些年輕的一代將會是早期的采納者。”
下面來談談英特爾想要填補空缺的戰略。除支持VoIP外,Menlow和Moorestown自身都不支持移動電話技術。事實上,英特爾早在2006年就將其移動電話基帶產品線賣給了Marvell Technology Group。“英特爾正在與3G Modem廠商合作。”Jadersten透漏。這意味著基于英特爾處理器、帶有蜂窩電話功能的MID最終將與消費者見面。
當然,英特爾和ARM不會直接競爭。前者是芯片廠商,出貨量大,制定了很多標準;后者授權IP,并且與多家公司展開合作。但是這正是重點,它們一個是PC和筆記本電腦領域當之無愧的“王者”;另一個則在不露聲色間,在移動電話領域變得無所不在。
只要三星、TI、高通、博通、英飛凌以及ST等公司制造或能夠制造領先芯片,那么英特爾就會受到牽制;而這種情況將很可能在2008年發生。但是蘋果公司喜歡與多家供應商接觸,以取得芯片供貨商的“誠實”報價。該公司可能不費吹灰之力就可以采用Moorestown芯片設計一款未來的“iPhone Ultra”產品。應該記住,英特爾可能會借助重資重返手機芯片領域。
因此,ARM必需保持在其生態環境戰略的執行力度,并且推出一個超越英特爾的多處理架構。由于擁有制造優勢,英特爾的產品能夠彌補任何性能上的不足。
雖然英特爾的策略看上去會重復之前為了進入消費和通信電子領域而犯的錯誤,但是該公司在這個領域一定會有所作為。一位要求匿名的ARM公司管理人這樣說:“英特爾是個大公司,我永遠不會看扁它。”
圖2:ARM公司的CEO Warren East正為一款由HTC所制造的TyTN II行動網絡設備進行試驗。
作者: 蔡培德